摘要: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长三角地区的西北门户。这座位于安徽、山东、江苏三省交界坐标上的水井,被当地人称为“三省井”。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此井亲笔题名,并由当地凿字立碑作记,成为三省人民世代友好、亲如一家的友谊...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长三角地区的西北门户。
这座位于安徽、山东、江苏三省交界坐标上的水井,被当地人称为“三省井”。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此井亲笔题名,并由当地凿字立碑作记,成为三省人民世代友好、亲如一家的友谊见证。
三省井正南方向的安徽省砀山县,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市)交界的区位,自古就是“汴京唇齿”,“徐淮门户”。
滔滔黄河曾在这片土地上奔涌了七百余年的时光,砀山儿女所创造的黄河故道文化如星辰大海般奔涌而出。
一声唢呐吹尽古今风流,两岸酥梨绽放治沙传奇、传统斗羊民俗与现代马术竞技交相辉映,隽永飘逸的书画描绘出砀山今日的“文心”。
历史
砀山有一处段残存的秦汉古城墙,随处可以拾到秦汉时期留下的砖瓦碎片。这也是砀山人对于砀山地名由来的最初追忆。
“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 应劭曰”、“秦立砀郡 盖取山之名”,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引应劭之言,说明了砀山的地名来历。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国,置砀郡(治砀县,县城在今河南商丘永城市芒山西麓),为三十六郡之一,在今砀山县境设下邑县。砀县东南有砀山(今属永城市),故名。
秦末,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后,自砀郡出发击秦灭楚,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基业。
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废砀郡、砀县,置安阳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自此砀山作为县名大体沿用至今。
治水治沙
这口出土于砀山县境内的大钟造型独特,其上部为双面将军头像,刻画的正是埋葬于砀山城西南的明朝开国大将薛显。是明朝时当地百姓在饱受水患等苦难后为祈福而铸,斑驳锈迹的背后深埋着砀山百姓与黄河水患七百余年抗争的痕迹。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为阻止金兵南下,东京留守杜充在今河南滑县境内决河,黄河人为改道,经开封、商丘、砀山、徐州,向东南夺泗入怀,两岸水患频发,城郭倾圮、千村万落没于一空。
直到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朝廷钦派潘季驯总理河道治理,多年治河过程中,潘季驯所采用的筑堤束水、以水攻砂的策略,让黄河主干道出现了一段相对安澜的平稳期,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绵延三百余千米的人工堤防。
然而桀骜不驯的黄河并未因为一道堤防而“臣服”于人类,随着泥沙不断淤积,河床逐年加高,黄河在这片辽阔的大平原上渐渐变成了一道“悬河”。
1855年,黄河从今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扭头朝东北方向夺齐鲁大地注入渤海,滔滔黄河将这段曾经喧嚣肆虐的主干道遗落在了砀山境内,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风沙。
当地民间流传一句谚语“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瞎。走路难睁眼,张口沙打牙”
面对漫漫黄沙,砀山人民没有妥协,他们拿出千百年来与洪水作斗争的勇气,誓与风沙抗争。
近代以来,砀山人民为了生存,自发探索出许多治沙办法,却因没有统一的规划收效甚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砀山开始大面积种植果树,通过种植抗风沙、适碱性、耐贫瘠的梨树来增加百姓收益,同时治理沙患。道路阡陌、果树成行,在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抗争了几个世纪之后,砀山变成了现在的林海果园。
砀山斗羊
一年一度的采梨节是砀山人丰收的狂欢,民间传统节目斗羊大赛是每年采梨节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砀山人对斗羊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每逢重大节日都会进行斗羊比赛,向前来观光旅游的八方游客展示砀山古老的民俗。力量的对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砀山县斗羊的品种叫做小尾寒羊,成年公羊体重可达一百五十公斤左右,高大粗壮的四肢和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让它们成为天生的斗士。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砀山县成立了“斗羊协会”,并将斗羊活动发展成一项有组织、有规则的传统文化娱乐项目,使得这项古老的民俗得以更好的保留和传承。
斗羊大赛采取淘汰制,只要输掉一场就出局了。斗羊大赛,根据羊的齿龄来分等级配对进行角逐。
如今砀山县的斗羊比赛已成为当地选育优良养种的重要手段,引领当地发展养羊产业,以斗羊活动为载体,成立小尾寒羊交易市场,解决群众“卖羊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故黄河的流淌给砀山留下了独特的人文魅力,这些精彩激烈的民间风俗背后激荡着砀山人越战越勇、永不服输的精神与气魄。
砀山美食
砀山 饣它汤(也写作sha汤)、木炭烧饼和豆浆粥是当地的特色小吃。 饣它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其制作方法很少被人们了解。一般 饣它汤中主料为羊肉丝,小麦仁,辅料有葱,姜,胡椒面,小茴香,大茴香,丁香,花椒,桂皮等。枣糕亦很有名,当年中央领导视察砀山,品尝后很是赞赏。木炭烧饼是砀山籍游子的最想,以前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有些在外地工作的砀山人经常通过长途客车捎带,除自己食用,也赠同乡解馋。
砀山唢呐
黄河穿境七百余载,将砀山紧紧地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上,深受人们喜爱的唢呐艺术,便是砀山这片文化沃土上的一支艺术奇葩。
砀山唢呐广为流传,与一位身世显赫的贵族子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传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曾长期游历于故黄河沿岸,还对当时的唢呐进行了大胆改革。
他潜心于民间音乐的挖掘、校勘与研究,并创造“新法密率”,先后写出《乐律全书》和《律吕正论》等多部专著。
砀山唢呐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细节。艺人们制作唢呐时会将蕊子的长度缩短约五毫米,内径和喷口均扩张约3毫米,芦苇哨片加宽约两毫米。
特殊定制的唢呐在专注的砀山人手中,以更加浑厚细腻的音色表现出这片土地热情的张力。
近些年唢呐艺术在砀山县蓬勃发展,在全县三百多家唢呐艺术团中,有三千多名专业人员、演奏人员更是达到上万人,在各类演出和赛事中荣获一百多个奖项。
唢呐风流数百年,吹出悠悠古韵,沉浸在曲调之中,砀山唢呐的艺人们享受着无限的自由表达,无论是乡野还是殿堂,这神韵的音色将砀山黄河故道边的故事演绎得鲜活如初。
砀山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带着昔日的黄泛与风沙的集体记忆,他们将在自己开辟的果海绿洲里乘风破浪、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