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新华日报新华红时光荏苒,离开安徽省砀山县赵屯村已经四年。从安徽到江苏工作也有两年时间。但那段驻村的岁月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怀念那里的百姓、怀念那时一起脱贫攻坚的同事和战友、怀念那激情燃烧的美好时光。从村、镇到省、市,从曾经贫困的皖北...
来源:新华日报新华红
时光荏苒,离开安徽省砀山县赵屯村已经四年。从安徽到江苏工作也有两年时间。但那段驻村的岁月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怀念那里的百姓、怀念那时一起脱贫攻坚的同事和战友、怀念那激情燃烧的美好时光。从村、镇到省、市,从曾经贫困的皖北到发达的长三角,有太多的故事,今天闲坐,又想起了赵屯村那口水井故事。
砀山,中国“梨都”,距离合肥北约380公里,刚好和我现在工作的城市常熟到合肥距离一样。
2014年我被组织派往砀山赵屯镇赵屯村工作,进村伊始,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老百姓吃水只能从隔壁村的小水厂引进,严重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质量,还不时引起百姓的吵闹。但在曾经的盐碱地打一口水质合格能够饮用的水井又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这么多年村里一直没做成。但这是民生的大事,必须争取!
那天,天蒙蒙亮,雨还在下着。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龚县长的电话打来了:他已经到村里准备走访贫困户了!在陪同龚县长到贫困户的路上,我把这个村里的“难事”向龚县长做了汇报,并且厅领导这几天又要来看望贫困户了,我建议趁这次厅领导来把水井的事提出来。龚县长很支持这个做法。
厅领导是在第二天中午到的。九月初的天气依然热的火辣,贫困户霍二秋看到厅领导就像看到了亲戚。他告诉厅领导,自从自然资源厅帮扶开始,看病不愁了,吃不愁了、穿不愁了,现在养了两头猪,六头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砀山是所有省直机关中最远的帮扶点,但自然资源厅的干部职工是跑的最勤的。厅领导几乎每月都来村里察访民情、倾听民意,解决了许多历史积淀影响民生的疑难问题,好多以前由于疾病、缺资金、缺劳力的贫困户生活都有了起色,病不愁看了,媳妇不愁娶了。象霍二秋,他头几次看到这么大的领导,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只会嘿嘿的笑,现在看到厅领导,说话就像跟自己的兄弟拉家常。
走访结束,厅领导在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我就把村里的吃水困难的事情提了出来,村书记张公社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龚县长把厅里在砀山立项“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正在实施情况向厅长做了汇报。厅领导听过后,非常重视,提议结合该项目为赵屯村打一口饮水井。
为使这个项目的落地,龚县长做了大量的工作,找专家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规划变更、增加水井深度和口径、追加投资等,使该井除了科学观测意义外,能直接为赵屯村老百姓供水。
项目从选址、征地、专家论证、开工、施工,直到完成,每一步推进的背后都是自然资源厅的的努力和属地政府的支持。最终深度由原来的150米调整为350米,口径也进行了扩大,1040立方米的日出水量完全能够满足赵屯自然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
“出水啦,出水啦”!当水从350米地下涌出的那一刻,老百姓奔走相告,聚拢到水井四周,笑声、掌声、欢呼声不断,那个开心啊,个个心里乐开了花。
经专家验证,水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锶”完全达到矿泉水标准呢。终于,省自然资源厅的精准施策让村里的老百姓用上了“矿泉水”!
“哗哗哗哗”,雨下得还真是不小呢!
在哗啦哗啦的雨声中醒来的老书记张公社吁了一口气。旱了好久,闷热难耐的昨晚终于下起了雨。心情不错,一夜安眠。看着屋外吸饱了雨水的树叶和檐下那畦青菜又有了光泽,老书记张公社知道,已经能够及时灌溉的地里的庄稼更不缺水了,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季!
目前,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仍在继续!自然资源人继续谋划着帮扶村庄的美丽!幸福!和谐!安康!
(作者简介:时任安徽省砀山县赵屯镇党委副书记(挂)、赵屯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先后荣获“安徽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标兵”、砀山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推出的宣传片《俯身基层天地宽 脱贫攻坚春意浓——记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赵屯镇赵屯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金辉》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党员干部教育网”并作为全国优秀电教片展播。)
本文来自【新华日报新华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