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2:23:13 | 浏览:3269
眨眼间,2022年春节即将到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各位同乡亲友出门在外,在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除了砀山梨、芒砀郡之外,你——了解你的家乡由来吗?
最近刚好看到咱们砀山县的县志,两部,一部是明朝的考编,一部是清朝时期的汇编,分享给大家:
清朝的砀山县志
这是咱们今天主要的参考对象,清朝乾隆时期的砀山县志,在乾隆32年,也就是1767年的时候编纂。里面也记载了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砀山本名一直为砀郡或砀县,到了汉朝,因为记载的时候“砀”这个字后面跟着个“山”字,实际上是分开的,结果被读成了砀山,后来很多年来就沿用了下来!
明版
明版
上面为明朝崇祯12年间的版本,约1639年时的县志。
对比明清时期的官方字体,是不是还是明朝的公文更好看?清时期字体属于印刷体,大概当时的审美就属于严肃刻板的大环境,所以字体也一本正经的。
安徽省地图
一般县志的书写是有规范,基本包括沿革、地理范围、山川水文、人文风俗等等
部分
谈砀山沿革之前先聊聊县志记载的部分内容:
上图是砀山县堪舆图,也就是地图,比较简单的记载了周边地界及名称
网图-县域
城南利民河图,上面也写了从哪儿到哪儿,多长等等
这儿写了疆域:当时省会江宁府的少偏西北,约东西长80里,南北宽50里,记录了离省会多远,离北京城多远,离周边地界多远······
在形势一卷中(上图),写了不仅仅雄伟的高山大川才是好地形,宽广的原野同样是形胜之地,咱们砀山雄踞邙山及黄河之间。同样也点名了砀郡——秦始皇分封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真·源远流长)。
下面的记载有些令人深思:
汉时记载有大旱。
魏:某年九月份大雨连天淹死人冲走财物。
晋:九月又发大水,某年冬天(11月)看到白龙,某年夏天又大水,隔2年后的秋天又发大水,某年7月又大水······
南北朝:某年4月份大风冰雹、某年4月又大雨、过十来年后六月份苏鲁豫皖一片地区再发大水、某年7月大水深1丈5尺,淹死一大半人······
唐朝:算了个卦,划归徐州,又过了一年,再算了次卦,又还给了河南······再过了一段时间,再次算了个卦,得,又成了徐州地······
宋:某年7月份,发了蝗灾。
元:某年6月份,大水,水深平地1丈多,某年7月,再次大水,某年3月,大霜天,当年6月,大雨大水,这一波雨水持续蛮久的,某一年,再次大水,再一年,黄河决堤····
明朝:洪武帝的时候还献了个吉祥的麦子···
永乐时期饥荒,成化帝在位的第20年又饥荒,正德时大水,嘉靖大旱,过了几年,蝗灾,再过14年,7月大水,再过16年,饥荒,饥荒3年后大雪,雪灾,某一年再次大水,大水、大水······万历年间:第一年大水,第二年庄稼长得好到麦穗多一半······当年秋又大水···第三年大水,第四年地震,某一年又饥荒接着的夏天又瘟疫,过了6年,连续2年又饥荒,然后是大水。天启2年:地震,三年后春天旱灾。崇祯:大雨,9月份有一只一群怪鸟飞的又快从北面过来,鸡头斑鸠的身体灰色的,叫的声音怪吓人,拿火一照就下来······,第二年,蝗灾、饥荒。再过3年,6、7月份蝗灾,大雨,过几年又蝗灾,蝗灾······明末的砀山,在清编县志中太多的水旱蝗灾以及饥荒,还有吃人等情况存在。
清朝:顺治2年,没人种的地,到处都是自己长出来的麦子,还丰收了····
过2年后,大水,第六年的9月,地震,十一年,大雨冰雹,再过3年,大豆丰收,十五年:地震,隔一年,有点旱(此处没有记载旱灾,只说雨少,应该是美化或春秋笔法),又过了3年,蝗灾。康熙2年,丰收,7年的6月份:地震,11年8月,月河决堤,大水,15年,大水,16年,大水,17年,春天霜灾接着又大水,连3年没个好时候······整个清朝时期,全县几乎年年灾······
这里需要说一下,以前记载的少,可能有遗失之类的,并非一直没有灾害的发生,明清时期,固然有政治因素,但是看得出咱们这块地儿,不管因为政治生态,还是人文或者环境使然,确实灾害连连,人民生活不易!
上图说的是砀山县内无山,之所以叫山,是因为以前的治所在芒砀山那块,所以沿用下来······也可以理解为,芒砀一体,后来邙山给了河南永城,砀山独留山名······
清修砀山县志关于沿革如下:
秦设砀郡
分属不一:砀郡、砀县、梁国、梁郡、辉州······
唐虞夏禹:属于豫州之地(古文献记载:秦砀郡为古豫州之地),商朝沿用下夏的制度归属。
周:衮州之域属宋。
春秋:属宋。
战国:属楚(齐与魏楚灭宋)。
秦:砀郡、砀县
汉:单独成为梁国-砀郡/县/砀,此时下辖周边几县,汉武帝时候,豫州统梁国,王莽时期,改梁国为陈,同时砀山大概作为独立行政区叫节砀。东汉:光武帝时,刘永-占
占地为王,重新称为梁国,后被灭。后来梁国治所迁到夏邑,砀山等九个县城都归属梁国。
上图的注疏是这么说的:按后汉书郡国志砀的注所写:山这个字,出文舌,与前汉志都是一个叫司马彪著写的,后来,人们误以为山这个字连上砀这个字一块读,所以才叫砀山,后汉书就把砀改成了砀山县,按照清朝的县志上面的说法,说是明朝的一统江山志这么记录的,但是呢,那意思好像是除了明朝,其他记录记载实际上并没有这个说法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贬低前朝,文不严谨,官员无能诸如此类)。
三国:老曹家取消梁国,把砀山归徐州管辖。
晋:复梁国,归夏邑(治所)---这时候夏邑就是梁国的治所。
在这个朝代,有说法是砀山这个县名取消了,然后都归梁国也就是夏邑管辖,统称夏邑县。但是呢,按照魏书记录,砀山在汉朝属于沛国,晋是不对的,所以后来仍然用砀山称砀一地。
南北朝:这个时候的记载比较乱,宋书:沿用汉为砀,南齐志:无砀县,魏书:砀郡/砀县,受夏邑管辖······比较乱。
隋:梁郡的砀山县,后为安砀,又改名砀山。
唐:睢砀郡砀山县
五代:
梁:归辉州。后唐:属单州。宋:单州砀山县。金:单州砀山县,后来该砀山县归德府。
元:济宁路砀山县。
明:徐州砀山县。
清:徐州升府称徐州府,下辖八县,砀山为其一。
之所以叫砀县,不是芒砀山的原因,文中考据:因为古代砀郡出产文石闻名,所以才这么称呼。
好,结束。
爱旅游,爱生活。旅游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宽阔自己的心境,你有好久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忘掉不顺心,迎接新的幸福旅程。我是元元,每天分享最新的旅游资讯。去广元旅游,出高铁站,一定要步行。别问我为什么....随便在老城河边找一家火锅店,吃饱喝
日前,温州市鹿城区纪委监委对鹿城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戴志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经查,戴志光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
麻城市在湖北省2030城镇规划中的实际地位在湖北省2030年城镇规模规划中,武汉市为特大城市,襄阳、宜昌、荆州、黄石、十堰为大城市,孝感、鄂州、随州、荆门、咸宁、黄冈、仙桃、潜江、天门、汉川、麻城、恩施、枣阳、应城共14座城市为中等城市,其
赤壁市,由湖北省咸宁市代管县级市之一,地理位置处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区。2019年赤壁市完成经济总量约466亿元,常住人口约49万人。赤壁市是武汉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三国著名的大战赤壁大战就在于此。赤壁名胜风景区就位于赤壁市目前是省级重点文物保
文明花开,幸福马村。干净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文明和谐的社区、主题鲜明的宣传牌、随处可见的志愿者……炎炎夏日,行走在焦作马村区的大街小巷,无不感受到缕缕文明之风迎面吹来。8月20日、21日,一场“全城清洁”行动在马村区如火如荼进行。
在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焦作市马村区马村街道上下一心,全力以赴,聚焦楼院环境整治提升集中发力,下足“绣花功”,给百姓“摸得着的幸福”。常态化卫生保洁,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小花园生机盎然,游乐场干净整洁,社区活动室里笑语声喧……走进马
砀山政区图1980年2月,砀山县设区划社,全县设11个区,1个镇,改划为63个公社,349个生产大队4558个生产队。高寨区由原高寨公社改设,区驻地在葛集,辖窦集、朱兰店、贾寨、毛雷庄、葛集5个公社,计21个生产大队,298个生产队。周寨区
新华社合肥12月16日电题:把城市的“金边银角”让给百姓——安徽阜阳老旧城区改造见闻新华社记者李亚彪、朱青对82岁的安徽阜阳市民储可芝和老伴来说,如今每天能在家门口的小公园里锻炼身体是件舒心事。两年前还是“烂泥地”的老小区,如今成了“迷你花
河北共产党员网邢台讯(记者毕立峰 通讯员车荣光)邢台市桥东区隶属老城区,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辖1乡2镇1办5个街道,有农村、社区党组织132个。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近日,记者在高铁长治南站站前广场上看到,一组高铁造型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清新亮相醒目,一名刚出站的乘客正拿着手机对景观进行拍照。“造型设计和主题选择上与高铁站环境相融合,不仅美化了高铁站环境,还能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践行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