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非遗文化进景区梨园飘出“文化香”

时间:2022-10-02 12:28:24 | 浏览:334

悠扬婉转的唢呐声、四平八稳的四平调戏曲唱腔、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古朴素雅的蓝印花布,惊险刺激的斗羊、斗鸡、梨园武术……在2021年第26届中国·砀山梨花节期间,砀山非遗民俗文化走进梨树王景区,诠释着“品梨乡文化,享农家风情”的真正内涵,让省

悠扬婉转的唢呐声、四平八稳的四平调戏曲唱腔、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古朴素雅的蓝印花布,惊险刺激的斗羊、斗鸡、梨园武术……在2021年第26届中国·砀山梨花节期间,砀山非遗民俗文化走进梨树王景区,诠释着“品梨乡文化,享农家风情”的真正内涵,让省内外游客尽享精美奇巧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砀山县不断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加大非遗保护力度,落实非遗保护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成立保护中心,制定非遗保护规划。该县在县文化馆设立“砀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砀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工作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收集整理资料,建立资料数据库,录入砀山非遗项目名录;综合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等,对全县非遗资源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建立档案,对濒危状况突出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

建立四级名录,形成完整的非遗项目保护体系。认真组织材料,向上级申报,将县内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各级名录予以保护。2010年“砀山年画”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011年5月“砀山唢呐”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014年“砀山四平调”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砀山毛笔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017年“砀山蓝印花布”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该县已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形成完整的非遗项目保护体系。

重视队伍建设,加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该县举办非遗培训班,加强对后继人才的培养培训。2010年以来,共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展演基地8个。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档案登记、数字化存录,对其优秀成果举办展演、展览和展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辅导,每年定期举办传承人展示展演活动;安排传承人通过授课、带徒等方式培养接班人,使其技艺得到完好传承。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46人。

依托节庆活动,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宣传和展演展示。该县围绕非遗保护工作,利用网络、媒体、图片、演出等多种形式,从多种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宣传。依托“文化遗产日”、节庆日等大力开展特色鲜明的非遗展览、展演和展示活动。目前,已形成品牌的活动有每年的唢呐大赛、皖苏鲁豫周边地区四平调展演、市级以上传承人展演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砀山梨花节、采梨节非遗民俗文化展演展示等。同时,通过新闻媒体、散发传单以及非遗图片、项目展演展示、非遗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对非遗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非遗保护意识。

加强对外交流,组织参加国内外文化艺术活动。积极组织砀山唢呐、四平调、年画、毛笔制作技艺、兰花印染等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省市文化艺术活动展演展示活动,并多次荣获多种奖项;连年组织举办皖苏鲁豫四省四平调戏曲展演活动,互相交流,切磋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也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砀山县文化馆馆长苏春民介绍,目前,该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5项。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非遗保护经费投入;加强传承保护基地建设,搭建传承保护平台;完善非遗传承保护机制,广泛开展培训,使砀山非遗能够更好地、有序地传承和保护。

相关资讯

安徽一个小县城,抢先荆州布局楚文化博物院

荆州,楚国古都,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最近两三年,关于荆州要建楚文化博物院的消息,很多媒体都有报道,在2021年,相关部门还组织过“楚文化博物院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竞赛中,就在荆州还在针对楚文化博物院进行前期规划时,安徽一个小县城的楚文化

仰韶文化遗址、地平线下古村落、万里黄河第一坝……带你看多彩三门峡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安徽最没存在感的城市,名气不如下面的砀山县,你觉得有潜力吗

说起安徽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合肥、黄山这些地方,其中有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知名度都比不上阜阳、蚌埠,这座城市就是宿州,对于外地人来说,宿州没什么让人记忆颇深的地方,名气还不如下面的砀山,好歹砀山梨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宿州堪称安徽最没存

这里是古代学人的“文化市场”,成武曾有这样一处槐市

文|张长国槐市,对于如今的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槐市最早是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有点类似今天的“文化市场”。后来,随着古代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求,逐渐发展成为学术交流的场地。几百年前,菏泽市成武县城区内就有这样

冀州区冯家庄村:厚重村史文化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彩赋能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冀州区冯家庄村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耿立君摄河北新闻网讯(樊加伟)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走进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冯家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却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整洁干净的路面修葺一新,秀美亮丽的绿植错落有致,而最引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白兰地品牌网ChatGPT中文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ai绘画资讯网马来西亚旅游网凯迪拉克汽车网陕西旅游网男装奢侈品牌网郭富城歌迷网足浴养生网萧邦腕表之家王森西点学习网黎明歌迷网西藏旅游网单依纯歌迷网
今日宿州网-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有蕲县古城遗址、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境内有皇藏峪、新汴河、五柳风景名胜区、宿州三角洲公园、闵子骞祠、乐天园、宿州古城墙等旅游景点,有闵子骞、子张、刘伶、嵇康、嵇绍等历史名人。宿州第一网络媒体,本地最大的社区门户,以宿州新闻、美食、购物、休闲、婚嫁、亲子、房产、家装等生活消费资讯为主,以及二手、房屋、招聘等便民信息。
今日宿州 jiaobazh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