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砀山黄河故道:治沙七十年荒地变果园

时间:2022-10-02 12:35:00 | 浏览:555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瞎;走路难睁眼,张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实在想不到这片土地如今会硕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黄沙不治理,早晚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瞎;走路难睁眼,张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实在想不到这片土地如今会硕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黄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我国七十年来治沙的源头始于黄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该图片拍摄于1956年,为砀山果园场建场初期,干部和职工在治沙种树时期搭建的茅棚。

历史上,黄河流经砀山700余年,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在砀山县境内中北部留下一条东西长46.6公里的废河道,即黄河故道。

黄河改道后虽然结束了长期洪涝灾害的历史,但废弃的河床被漫漫黄沙所吞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砀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当年的风沙之害有多严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镇葛套村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黄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记得六十多年前村里的光景:出门能见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搅浑汤似的。葛德光告诉记者,每天都在风沙里讨生活,很多村民都选择举家迁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场博弈。面对漫漫黄沙,砀山人民没有妥协,拿出千百年来与洪水作斗争的勇气,誓与风沙抗争。

黄淮海地区有了生态奇迹

转机发生在1955年。

那一年,砀山县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当地环境的突破口,先后成立了砀山县林场、砀山县官庄林场等11个国有农林场圃,主要栽植耐风沙、耐干旱、耐盐碱的砀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树种,经营面积达5.2万亩。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童,全县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军中。

该图片拍摄于1957年,为当时砀山果园场十队职工治沙现场,反映当时沙地状况。

种草压沙,灌木控沙,高树防风。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砀山人民积累了他们独有的防沙治沙经验。“那时候全县人民都背着山芋起早贪黑地栽树。”据砀山县林业局局长李建华介绍,县农林场(现为县园艺场)三分场动员当地200多人,5天将十一队的沙丘平成林园地,全部栽上梨树。

同样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锋”。仅1976至1977年十年里,县农林场拉淤土122940板车,约2000立方米。“是集体的力量让我们这片土地重获生机。”李建华说道。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在砀山县版图上,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逐步变成一片片。

远看像林场,近看是村庄。治沙六十多年来,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绩,摘得省级森林村庄的称号。

该图片拍摄于1972年,为当时砀山果园场二队职工梨树管护,在梨树地进行拉於压沙工作现场图片。

目前,砀山县林木覆盖率近70%,位居皖北第一,全县果园连片面积近百万亩,堪称世界之最,创造了黄淮海地区的生态奇迹。

根据2014年第六次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全县人工固定沙地总面积39047.08公顷,多年来呈持续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和往年相比,砀山县区域性风沙天气持续减少,降雨量也逐年增加。

昔日不毛之地变生态绿洲

日前,记者来到砀山县园艺场,1.8万亩果园就分布于黄河故道两岸10.5公里长范围。这里的风沙早已平息,草木随风起伏,俨然一幅人沙和谐的秀美画卷。

砀山果园场

砀山县是安徽地区持续不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根据2015年我省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省内沙化土地总面积现为17.1万公顷,有15.62万公顷采取了沙漠化防治工程和生物措施,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76万公顷,占我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68%。

据省林业局副局长齐新介绍,改革开放之后,我省先后实施“五八”绿化规划、林业二次创业、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对初步遏制我省皖北地区土地沙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态兴,百业兴。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黄河故道

在治理沙化土地过程中,部分沙区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林果业,土地潜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沙丘变良田,低产变高产,林果、粮、棉产量不断提高。

萧县在黄河故道等沙化地区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防沙治沙项目,在大沙河、萧濉新河、岱河、闸河等重要河道两侧黄泛区实施长防林工程。昔日的荒沙地、低产田已成为林带环绕的高产农田和硕果累累的经果林。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每年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发展林业生产和防沙治沙工程,并吸引社会投资数亿元。目前,全区共流转土地12万亩,发展防护、用材林和经济林。

梨树结果

濉溪县百善镇采取“推磨转圈、滚动治理、一年一片”和沟、渠、路、林、田、村综合治理的方法,全面建成网、带、片、点、面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实现了“庄庄密林村,道路树成荫,杨柳封河道,大地象森林”的宏伟目标,共建成农田林网1.18万公顷,建网率达90%以上。目前林网区小麦产量比林网外平均亩增产7.5~10%。

黄沙蔽日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前不久,在砀山举行的2019年安徽省“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齐新表示,我们脚下站着的这块土地能有“世界梨都”美誉的今天,正是得益于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我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荒漠化防治,也将对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作出的重要贡献。(记者 史睿雯)

相关资讯

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砀山扎根砀山共建砀山——访砀山县县委书记唐明

近年来,砀山县委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定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千方百计引人才,校地合作育人才,特色产业聚人才,人才工作呈现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聚焦‘引才、育才、聚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采访中,砀山县县委书

芒砀山,古称砀山,为何不在砀山县?

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中国名山众多,有的山,因为自然风光绝美,而闻名遐迩;有的山,是因为历史文化,而千古名扬,比如说芒砀山。不过,熟悉芒砀山的朋友都知道,芒砀山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县级市)芒山镇,而隔壁的安徽省,有一个砀山

成也黄河,败也黄河:开封为何在北宋之后迅速衰落?

河南省拥有着两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洛阳和开封。国历君之前讲过了千年古都洛阳的兴衰史(参见文章:千年古都洛阳如今为何变成了三线城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另一座城市——开封。这座因黄河崛起,又因黄河衰落的城市,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风云?河南,因

开封为什么会失去河南省会的地位?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河南省,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北方铁路的交通中心。同时河南也是中国古代众多古都、古城的聚集地,这里有洛阳、开封、郑州、安阳等古都,个个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建立之前,河南省的省会在开封,可在1954年,省会迁徙到了郑州。是什么原因导致河南省会

盛极一时的8朝古都开封,为何迅速衰落?专家: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开封是我国一座历史名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始兴于战国,发展于晚唐时代,至北宋则达于极盛。金、元之世,始趋衰落,明末后,元气大伤,一蹶

走进黄河,走进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三门峡

“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11月9日,2019“走进黄河”集中采访活动第二天,采访团成员们来到三门峡市,感受这个生态宜居、风景秀美,有着“黄金之都、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等一大串头衔城市的独特魅力。三门峡地跨黄河、长江两大

沿着黄河看小康③丨陕州给黄河镶了条边儿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宋朝 刘景华 实习生 康梓涵三门峡市陕州区把过境的黄河镶了条多姿多彩的边儿!7月14日下午,雨。黄河南岸是一片杨树林,向南是东西向几十米宽的花带,花带南侧是新修的6米宽的黄河防洪抢险路,路南的地形宽窄不一、新种了乔灌木

砀山废黄河治理二期工程开工将彻底解决水资源匮乏局面

日前,砀山县废黄河治理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完工后将彻底解决砀山县水资源匮乏局面。砀山县废黄河治理工程分为两期,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2.18亿元,建设内容为河道开挖疏浚15.67千米,重建园艺场后桥、圣德书院桥2座,按照5年一遇除涝、

安徽砀山有一处黄河故道,环境优美,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果园

在安徽砀山有百里黄河故道,这里是一处原生态湿地,在故道两岸有百万亩地果园,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可以看到木船和闲散的游人,充满了宁静与和谐。黄河故道自然保护区位于砀山县官庄镇境内,总面积约2180公顷,主体为黄河故道废河槽以及延伸到两岸宽度

砀山黄河故道:治沙七十年荒地变果园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瞎;走路难睁眼,张口沙打牙。1941年出生的葛德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实在想不到这片土地如今会硕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黄沙不治理,早晚

砀山县委书记王广敏:吃梨请选无法替代的“砀山酥梨”

人民网-安徽频道“砀山酥梨”是梨子品质的金字招牌,可是你也许不知道,在市场上买到的砀山酥梨,也许并不是真正产地砀山的酥梨。安徽省砀山县委书记王广敏通过人民网安徽频道告诉全国网友,吃梨一定要吃正宗的砀山种植的酥梨,“因为黄河故道独特水土和厚重

安徽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12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西北部,保护区主体为黄河故道废河槽以及延伸到两岸宽度约2 km的沼泽地、河滩地及湖泊等(东端从岳庄坝闸开始向上游

砀山县的河流资料全搁这呢!另配砀山水系地图一张

按照国家淮河治理委员会水系划分标准,砀山县地处南四湖、新汴河两大水系,同属淮河流域。两大水系以县境内黄河故道(又称废黄河)南大堤为分水岭,南大堤以北为南四湖水系,流域面积440.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6.9%。南堤以南为新汴河水系,

地形图上的砀山:黄河肆虐形成的黄泛冲积平原,造就了五种微地貌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原计划趁春节期间外出收集资料的行程全部泡汤。现在只能窝在家里,整理一下电脑里的存盘资料来打发时间了。早些时候,朋友分享我一份应用于谷歌地球软件的高程文档,前两天又翻到了这个,就想着可以用来做个简单的砀山县地形图。虽

大江东:尝砀山梨滋味,品黄河故道“三个一百”

“漫天飞黄土、张口一嘴沙”,曾是安徽省砀山县黄河故道的真实写照。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给包括砀山在内的皖北,带来无尽伤痛。如今,经过数代砀山人种梨、固沙坚守,这里与沃土无异,已看不到沙丘。只有在新开辟的国际赛马场上,哒哒马蹄下蹦出的流动黄沙,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瑞幸咖啡会员日周生生珠宝云南旅游网今日潍坊丽江泸沽湖旅游网九阳豆浆机评测网迈克尔·杰克逊歌迷网桂林三花酒友网婴儿车品牌戴森吹风机评测网铜仁新闻头条网丽江古城旅游网广东旅游网翼装飞行运动网艾灸知识网
今日宿州网-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有蕲县古城遗址、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境内有皇藏峪、新汴河、五柳风景名胜区、宿州三角洲公园、闵子骞祠、乐天园、宿州古城墙等旅游景点,有闵子骞、子张、刘伶、嵇康、嵇绍等历史名人。宿州第一网络媒体,本地最大的社区门户,以宿州新闻、美食、购物、休闲、婚嫁、亲子、房产、家装等生活消费资讯为主,以及二手、房屋、招聘等便民信息。
今日宿州 jiaobazh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