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萧家姓氏的起源地,竟然这么牛,你知道么?

时间:2023-02-01 14:34:25 | 浏览:494

萧县,简称“萧”,别名龙城,古为萧国都城。地处安徽省最北部,东临徐州,南接淮北,位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的中心部位,长三角城市群北翼。 是苏、鲁、豫、皖四省边界一座快速崛起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商贸旅游城市,被誉为淮海明珠。夏代时

萧县,简称“萧”,别名龙城,古为萧国都城。地处安徽省最北部,东临徐州,南接淮北,位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的中心部位,长三角城市群北翼。


是苏、鲁、豫、皖四省边界一座快速崛起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商贸旅游城市,被誉为淮海明珠。

夏代时,少昊后裔萧孟亏在今城区北,建立萧国。萧字自始起。

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

因其功绩,子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

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

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秦朝时,置萧县,属泗水郡。

原始社会末期,萧县已有很高文化和发达的经济,有花甲寺、金寨、大蔡庄、北泉、城阳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萧县区位交通优越。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等全局性战略和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皖北振兴”等区域性战略的重要节点。


萧县历史文化深厚。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文献之邦”、“文化大县”的美誉,是汉文化、孝道文化的发祥地,有金寨文化遗址、花甲寺遗址等新石器晚期遗留的文化遗址。

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文物大县。

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蔡洼。

萧县拥有无上的城市荣誉:萧县皇藏峪,是中国最大的古树群落,据悉,汉朝,刘邦称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


萧县圣泉寺,又名龙泉禅院。清朝诗人王维翰《题圣泉》赞云“不经陆羽煎茶过,谁定江南第几泉”,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圣泉寺猎奇留下“东坡品茶识圣水”的美谈,并作《枯木怪石图》,有“圣泉寺的水——喝一梆子”的歇后语。

萧县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以上,石灰岩储量30亿吨,瓷土储量在40亿吨以上。

萧县是全国防腐蚀业重要起源地之一,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拥有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2个,是著名的“果海粮仓”、“葡萄之乡”、全国优质水果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萧县拥有中国改革创新试点县、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以及安徽省园林城市、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森林城市等众多凸显特色和实力的发展名片。

截至2015年,萧县有各类书画艺术学校20多家,各类书画艺术研究会31个,23个乡镇全部依托乡镇文化站建立了书画艺术协会。

每年实施狮虎行动计划。共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综合执法大队5个文化事业单位、2家文化企业和6个艺术团体,图书总藏量10.25万册。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69.97亿元,增长9.5%。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和落实重大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方面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不断发展壮大的萧县,为我们萧家人树起了坚实的后盾。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吉林旅游网新生儿起名网玉溪新闻头条网马嘉祺歌迷网国际黄金金价网运动品牌大全武当山旅游攻略南宁分之道官网茂名新闻爆料网南方航空股票冯氏宝宝取名网泰国旅游网台湾岛旅游网念念相忘电影网鼎湖山旅游攻略
今日宿州网-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有蕲县古城遗址、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境内有皇藏峪、新汴河、五柳风景名胜区、宿州三角洲公园、闵子骞祠、乐天园、宿州古城墙等旅游景点,有闵子骞、子张、刘伶、嵇康、嵇绍等历史名人。宿州第一网络媒体,本地最大的社区门户,以宿州新闻、美食、购物、休闲、婚嫁、亲子、房产、家装等生活消费资讯为主,以及二手、房屋、招聘等便民信息。
今日宿州 jiaobazh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