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宿州市区,古为埇桥镇,唐太和三年(833年)将宿州治从虹县(今泗县)迁至埇桥镇,千余年间,埇桥一直为历代州府治所,宋时埇桥镇亦为符离县治所,古宿州很大,以淮河为界,宿州城区是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唐大运...
城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
宿州市区,古为埇桥镇,唐太和三年(833年)将宿州治从虹县(今泗县)迁至埇桥镇,千余年间,埇桥一直为历代州府治所,宋时埇桥镇亦为符离县治所,古宿州很大,以淮河为界,宿州城区是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古汴河)穿宿州城而过,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埇桥遗址、宋代码头遗址述说着宿州的繁华历史,宿州城原有72庙宇,今只剩地藏庙和文庙大成殿。
宿州历史上的埇桥,据《宋史》记载:在北宋时期,宿州知州陈希亮改有柱的石桥为无柱的大型木拱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桥,《清明上河图》中开封的虹桥就是源自宿州埇桥,这也得到了央视的认同。
符离:千年古镇,烧鸡之乡
符离镇,原称黄山头,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在凤凰山下设黄山头车站。后因古符离集是座历史名城,距黄山头站仅有三公里,故更名为符离集站。符离集烧鸡因火车通达而名扬全国。时至今日新符离镇年龄只有100岁。符离镇曾是宿县政府所在地。
符离镇南部的古符离村,西汉在此置竹县,东汉改竹邑县,竹邑侯国,北魏设竹邑戍。竹邑县城在此存续八百年之久。符离镇曾为侨置睢州治所:北魏侨置南济阴郡,治竹邑(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孝昌中,入梁,改置睢州。
隋开皇三年废竹邑县入符离。唐贞观元年符离县治从朝斛城移至于竹邑县故城,即今老符离集,在此存续82年,唐建中三年,白居易随父举家迁居符离县,在此断断续续居住了22个春秋,写下了经典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这里,白居易和符离村姑相恋,留下了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
灰古:最早的符离县,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符离,因北有离山,地产苻草而得名,自秦置符离县已2200多年,最早的符离城就是秦置符离县,即在今灰古镇。秦置符离县起历经两汉三国,西东两晋,于东晋后期符离县废。符离县治所在此存续600年左右。符离县几经移治,在唐宋年间,符离县移治宿州城,为宿州附郭县。
元朝时期,临涣、蕲县、符离县并入宿州。长达1486年的符离县从此“寿终正寝”,改为闵子乡所辖。
灰古镇现为埇桥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力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亮点工程。建成集农业生产与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综合、集约化的农业景观公园,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并在灰古镇境内新汴河北岸建设水漾年华神农乐园,未来宿州人旅游的好去处。
蕲县:宿南第一重镇,浍水之畔的千年明珠
蕲县镇,现多书写为祁县,蕲县镇以县为名,在古代原为县城,自秦朝即设县,蕲县原本很大,在没有设置怀远县之时,蕲县北以古汴河为界、南以淮河为界,《金史》记载,怀远在建县前为宿州蕲县荆山镇。
王莽新朝、南北朝时期,蕲县为蕲城郡,北朝齐后期在蕲县境内设置仁州。元世祖至元二年,废蕲县为蕲城乡,并入宿州,隶属归德府(今商丘)。
蕲县镇历史源远流长,古城遗址秦砖汉瓦,俯首可拾。同符离县多次移治不同,蕲县古城一直没有移治,今古城遗址轮廓清晰可见。古城内外皆有护城河遗址,保护价值极高。这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在蕲县古城上空俯瞰浍河,九曲十八弯,流经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和村庄,碧绿的水上飘着点点白帆,不愧为宿州市一景。
蒿沟:中国马戏之乡,花的海洋
蒿沟乡地处宿城东北25公里处,新汴河、濉河、塘河、新河四条大河横贯东西,汪、塘、沟、渠更是星罗棋布,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沟河相通,便于灌溉。蒿沟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高滩萝卜,名扬四方。
蒿沟为宿州马戏之乡,外地卖艺人宁走三江口,不走蒿桃柳,说的就是宿州的马戏。如今,蒿沟的千亩牡丹花海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请观赏,成为宿州的一道靓丽名片。
曹村:孝贤故里、安徽的北大门
曹村镇,是宿州非常年轻的一个镇,因津浦铁路在这里设站,才慢慢形成了集镇。但曹村镇境内历史悠久,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已有8000年历史,论文明史,埇桥区境内几乎没有比的上这里的。
曹村虽然年轻,但境内的闵贤集和桃山集历史悠久,闵贤集古称闵子乡,为元明清时期,宿州境内七大乡之一;桃山集原为徐州萧县古驿,历史悠久。
闵祠村为先贤闵子骞故里,闵子骞,东周宿国人,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中华二十四孝之一。
曹村镇境内的三环村树驮桥桥驮树,为中原一绝、天下奇观。
西二铺:宿州西大门,古老的铺堡
唐朝设置宿州,宿州设置铺堡,十里一铺,五里一堡,传递文书。宿州城西有西二铺、西三铺、西四铺、西五铺等铺。西三铺、西四铺、西五铺等铺今属淮北市濉溪县,所以,现在的西二铺乡为宿州城的西大门。
西二铺宿永路、宿涡路穿境而过,新汴河横穿东西。有古汴河凤凰堤等遗址遗存。虽然西二铺乡和城区有京台高速阻隔,但规划的宿州西站在此设站。
时村:皖北名镇、雕梁画栋的老街
时村,因“时”姓人家先来于此,又为当时的大户,外界就习惯把这个村庄叫做时家村,后来称为“时村”。在这里,百年老街,已有300年的历史。时村在明朝开国前,本是一带荒凉而无人烟的地区,明清时期,商户云集于此,这里便形成了远近有名的大型集贸重地,店铺林立,商贸繁荣。
时村老街位于镇的东边,两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呈“井”字状,因此人称“井字街”,或“棋盘街”,分别为北横街、南横街、东大街、西大街。目前,可以看到老街原貌的只有北横街100多米。
朱仙庄:睢阳古道今犹在,朱仙湖畔建新城
朱仙庄镇,位于宿州市城区东郊,在宿州市区与高铁新区中心位置,北临新汴河,南傍古沱河,国家大型统配煤矿--朱仙庄煤矿、宿东煤矸石发电厂坐落镇中,古时候东二铺、东三铺为集镇,而朱仙庄形成集镇较晚,此地原为睢阳古道。
朱仙庄境内有采煤塌陷区,在未来这里是宿州的滨湖新区,未来的旅游胜地,仙湖湿地公园、水漾年华神农乐园、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旅游项目在建或已建成,未来的朱仙庄不在是塌陷区的代名词。
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知,篝火狐鸣今不闻
大泽乡镇,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下辖镇。大泽乡得名于行道途中的一片低洼湖泊,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地。古时候属蕲县。
大泽乡的涉故台,已经成为外地人来宿州必看的景点之一,也是当地人了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千年“柘龙” 栉风沐雨,在通往涉故台南侧的台阶中间,有一棵古树,名曰“柘龙”。这棵古树一直在述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
栏杆:千年古斛城、今日栏杆集
栏杆,境内有斛城遗址。栏杆集是建在栏杆山上的:水痕环壁绿,山色到门青。栏杆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吴鲁两国曾在此结盟。宋元以来,黄水南浸,斛城淹没,居民移居南关山。
栏杆境内有石相老街、老海寺、古战场等遗迹,宋朝时期,杨业之第杨重勋为保靖军(宿州)节度使,掌管宿、泗等州军权,这里有着杨家将的传说。
苗庵:古称仁义乡,因聚星庵得名
苗庵是宿州市墉桥区一个重要的乡镇,位于宿苗公路两侧,东临灵璧,西接灰古,南靠大店,北依时村。境内有濉河、唐河、新河,自西向东流过,新河上建有大苗轮渡,沟通南北两岸。古有一尼姑庵,又名叫聚星庵。庵的一侧有一户姓苗的人家居住。后来尼姑庵被废除,逐渐有了其他居民居住,形成村落,人们便称之为“苗庵”。
苗庵一度改名为“仁义集”,1949年又改为“苗庵”。 如今,高铁宿州东站就建在这里。
夹沟:五柳香稻米、千年青龙集
夹沟镇,古称青龙集,集镇中有一条沟,横贯东西,把集镇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后称夹沟,明清时期,为徐宿二州之间的夹沟驿:马上行人相借问,计程两驿到徐州。
夹沟,东魏置辛丰县(新丰村,县治时间很短),明朝开国马皇后(人称大脚马皇后,天下第一贤后)出生于此,马皇后出生于归德府宿州闵子乡新丰里(今新丰村,一说曹村镇前旺村)。
夹沟境内的五柳村风景如画,是埇桥区的龙头旅游胜地,夹沟的香稻米古代为贡米,是宿州的一大特产。
大营:宿州南大门,楚汉古战场!
大营,原名大郢子,古名会甀。地处宿州市埇桥区西南端,西接濉溪,南临怀远。
大营镇内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楚汉争雄之垓下战役、汉刘邦击溃淮南王英布、淮海战役双堆集血战,均曾涉及此地或周边。
大营的葡萄的广泛种植成为埇桥的一大特色。
永镇:国道即风景、宿州南大门!
永镇乡,是宿州市和埇桥区的南大门,位居两县一区(怀远县、固镇县、埇桥区)交界处,南与怀远县接壤,东与固镇县相邻。它被誉为206国道上最美的一段。
汾洪江生态园、关湖村(琴仙鼻祖俞伯牙魂归之处)等地,哪里不是美景?
芦岭:这里有湖,宿州的“海”
芦岭镇,有人说这里当年鹿多,称“鹿岭”,后因“鹿”与“芦”同音,后人把“鹿岭”改为“芦岭”,也有人说这里芦苇较多,人们因芦苇而起名叫芦岭。
芦岭在清朝前是一片旷野,1912年建津浦铁路时,设芦岭火车站,从此有了便利的交通,为芦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芦岭有大湖,是未来的宿州的东南部生态园。
大店:安阳县、东五铺、静安镇,未来腾飞的地方
大店,古称静安镇、东五铺,境内有古汴河遗址深埋地下。大店地处交通要道,是当时四邻八乡集贸中心,汉朝初年为南北往来的必经之路,曾在这里设亭,取名“安阳”,大店境内曾有三关庙、火神庙、奶奶庙、南昭寺等。久而久之,就叫大殿(大店)了。
宿州规划中的机场就在大店境内的梁家,这里是宿州腾飞的地方!
杨庄:两省两区交界处,林探花府古迹存
杨庄乡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两省两县(安徽省、江苏省、铜山区、埇桥区)交界处,交通便利,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嘉庆年间武探花府”等旅游景点。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杨庄乡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探花府尚存房屋58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结构、砖雕、木雕、彩绘等装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桃沟:埇桥马戏发源地,春江暖涨桃花水
桃沟乡,桃沟乡地处埇桥区东北部,道路水系发达,302省道、濉河、双庆河、股河横贯东西,已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纵穿南北。故老相传,这里古称桃花县,隋朝时隋炀帝杨广南巡,为了运粮方便,在这里开挖了一条大沟。沟里和两岸长满了桃树,久而成集市。
桃沟和蒿沟一样,同为宿州埇桥马戏的发源地。
永安:永远安宁,白云之乡
永安镇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距市区32公里、京沪高铁站18公里。北靠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京沪高铁、302省道、二徐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相传永安镇是以一个叫永安的道士为名。永安道长在此地建“白云观”,四邻八乡的人闻道而来,于是观前便出现了茶摊饭铺,渐渐地形成了小集市。“白云”之名,《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胜似仙乡,而且比神仙居住的地方还要温煦可人。
支河:千年甾丘城,百里古陴湖
支河乡地处宿州市墉桥区北部, 是九二年撤区并乡时设立的新乡,全境为古陴湖旧址,原为甾丘县城,古为汉置甾丘县城。至今宿北群众仍习惯地称支河为“甾王城”。明朝时为了治水,朝廷拨粮款开挖河道,取名支河。
后来地壳沉降,支河成为陴湖的一部分。明朝初年,陴湖水位下降,分为东西两半,东半为老汪湖,西半形成许多小湖、池塘、水汪等。
褚兰:鸡鸣报三县,盛产乐石砚
褚兰镇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距离市区72公里。东连灵壁县,北毗江苏省铜山县,南靠栏杆镇。自古素有“鸡鸣报三县”之说。明清时期为徐州萧县暑兰店。
褚兰,古称暑兰,因褚兰集南有暑山而得名。暑南山,是座草木旺盛的小山,山上盛产野兰。“暑”与“褚”音相近,后人便将“暑”写成了“褚”,“暑兰”写成了“褚兰”。
宿州褚兰的乐石砚驰誉海内外,形制自然,扣之有声,音质悦耳,饶有天趣,与歙砚、端砚齐名。
桃园:古是桃花源,今为生态园
桃源镇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坐落在宿城南12千米处。南临祁县镇,北接北杨寨乡,东与西寺坡镇为邻,西与濉溪县南坪镇接壤,区域面积近90平方千米。早在八千多年前,在桃园镇的芦城孜一带,就有人类居住了,如今的桃园镇,合徐高速公路、206国道贯穿南北,一条光明大道连接东西,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是未来的宿州南部生态园。
桃园历史悠久,据传,宿州的古汴河,向南有运粮河,河畔开满桃花,此地就命名为桃园了。辖区内芦城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体的古文化遗址,位于侩光村洽河北岸。
顺河:濉河东流,人文荟萃
顺河乡,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中部,西距京沪铁路8公里,东距京沪高铁20公里,改线后的206国道纵穿南北,302省道横贯东西,紧邻宿州市大外环、宿淮铁路、泗许高速等交通要道,双庆河、唐河、濉河横贯全乡。
顺河乡,就是顺着河边的意思,位于濉河北岸,又名新集孜,历史悠久,环境宜人,名人辈出,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在顺河生活直到病逝,境内有埇桥区最高峰乾山、唐诗人皮日休墓、皇姑墓、云窟、神泉等景点。
解集:古睢南郡,千年名镇
解集乡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北角。北临江苏徐州铜山县,东接宿州市灵璧县。解集乡以无籽西瓜,羊肉,大理石而闻名。
《中国历史地图集》把朝斛城标注在今宿州市解集乡偏西处。东魏武定六年设斛城县,属睢南郡。北齐天保七年斛城县为睢南郡治,唐贞观元年斛城县废,朝斛城并于符离县。宋元以来,洪水南侵,斛城县被淹没。
解集解集的山美、水美,周围古迹很多,著名的有贡山、张山、柏山。分别因子贡、子张、柏山石而得名。
另外,汴河镇、北杨寨乡已并入宿州市区。
宿州各大乡镇,你觉得哪个乡镇最有历史,最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