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砀山县城厢图《砀山县城厢图》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实测,十二年(1923年)制印,淮扬徐海四属平剖面测量局,比例尺1:5000。在此图之前,所有县志、州志等资料上的砀山城图都是手绘的略图,本图是砀山县城第一份1:5000大比例尺实测地图...
砀山县城厢图
《砀山县城厢图》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实测,十二年(1923年)制印,淮扬徐海四属平剖面测量局,比例尺1:5000。在此图之前,所有县志、州志等资料上的砀山城图都是手绘的略图,本图是砀山县城第一份1:5000大比例尺实测地图。
关于这幅图的测绘来历,《江苏省志·测绘志》有详细记录:
民国9年(1920年)江北运河工程局附设淮扬徐海四属平剖面测量局,开始所属25县范围1∶1万平剖面测量(于1927年停测)。同时在所负责区域内的24县的城厢镇进行1∶5000平板仪测图(泗阳县城厢未测),图幅尺寸随城厢镇面积大小而异。淮阴、仪征、涟水、宿迁、砀山、赣榆、睢宁、沭阳、东海、盐城、兴化、东台、阜宁、丰县、沛县、萧县、宝应、邳县、灌云等19县比例尺为1:5000,江都、铜山、淮安、高邮、泰县等5县比例尺为1:7500。
图上内容详尽,地物符号达50多种,学校、教堂、工厂、邮政局乃至警察岗亭都作了标示。部分城厢图测绘了等高线,但较粗略。用黑、红、蓝、绿4色彩印,制印质量及纸质均属上乘。
《砀山县城厢图》局部
如上图所示,砀山城内大部区域被涂为黄色,为瓦房建筑。标注地点有:高等小学、广东会馆、一心堂、宣圣阁、文昌阁、文庙、邮政局、县警察局、积谷仓、商会、劝学所、农会、县公署、民立医院、关帝庙、城隍庙、货捐局、第二高小、天主堂、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察院街。
在城外,标有贡家园、朱家园、吕家园、陈家庄、张家庄、杨家楼等村庄,现都不复存在了。
《砀山县志1996》关于砀城的记录: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老城陷没,县令熊应祥改迁旧治西里许秦家堂重建新城(即今城),新城城墙高一丈五尺,基广三丈,周围八百四十丈二尺,四门建有门楼。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知县蔡一熊改土城为砖城,修四门楼。后经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修茸,城墙蔚然壮观,门楼为宫殿式两层,飞檐挑角,角上吊有风铃,城门为圆孔道S形两道门,门外筑有护门圈以防水患,各门上方正中镶嵌长八尺,宽五尺的方形石板一块,板上刻有松鹤图案,中间刻有三个大字,东门曰:“景云门”、西门曰“瑞洛门”、南门日“永保门”、北门曰“企宁门”。城墙修复后高二丈四尺,外部用特制的青砖修成,墙顶开阔舒展,外周有垛口2400个,距离匀称,高度整齐。建国后,因城内扩建,1952年将其全部拆除,墙基变成了现在的内环路。
清末民初时期,县城内街道布局为棋盘式结构。隅十口为县城中心,按方向分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在4条大街的近城门处(内约100米)又各建一条横街,两端通到城墙附近。4条大街与4条小街的交叉处,成为4个十字街口,以隅十口为中心,以上4个十字街口分别叫南小十桥、北小十桥、东小十桥、西小十桥。另有2个丁字街(建设街、文庙街),全城共10条街,城内各街路面,除4条大街的中间用青条石铺面以外,6条小街均为土路面。